申經屋無望 兩頭唔到岸 中產買樓孭成世
2010-03-18

(轉載於澳門日報)施政報告中,特別提到會科學調研、制訂政策滿足中產階層訴求。對中產而言,“置業難”是頭號難題,因中產收入既不符合申請經屋條件,亦難以負擔高昂的樓價,乃名正言順的“夾心階層”。

講師:供樓變屋奴

現職理工學院講師的呂開顏,月入逾二萬,有一份穩定的工作、保障的收入,正是中產的標準典範。雖然自身暫時沒有迫切置業需要,但坦言樓價之高亦感到憂慮。身邊亦不乏中產朋友因為家庭需要,“上樓”後結果生活直接受影響。

買樓本來為的是要提升生活質素,但現時反而令生活質素倒跌。一旦“上樓”,立即成為“屋奴”,以往尚有餘錢可以消遣,現時資金都要留作供樓。縱使夫婦二人同屬公務員,供樓負擔亦很沉重。

他直言,現時樓價存在泡沫,實非中產能力所及,寧願等候時機才入市。雖然睇好澳門經濟,但深信經濟周期必然有起有跌,會以三至五年時間等待。縱使政府現時計劃將閒置土地建細單位,但首要先規範細單位的面積,以及售賣條件,避免出現細單位的呎價貴過中高價樓的情況。

經營小本生意的阿山,為了向家人提供更優質的生活環境,以四百萬元買下新單位。夫婦二人月入約五萬元,但每月供款額達一萬九千元,佔了收入近四成,且要供三十年。年逾卅歲的他,屈指一算,要六十多歲才供滿樓。雖然經已買下單位,但很擔心三十年時間之長,未知他日經濟能力是否足以供滿,且屆時年事已高,多少有掛牽。

現時本澳居民收入中位數為一萬元,任職文員的阿明,收入剛剛超過中位數,月薪一萬多元。由於結婚需要,於○七年置業,當時樓價開始上揚,動輒上百萬元,幸而有親戚轉售,以五十萬元買下一個實用面積約四百呎的單位。雖然樓價相對很優惠,但每月供樓費用亦佔了收入的四分之一。

公僕:結婚寧租屋

任職公務員的姍迪,準備明年結婚,與男友同樣月入逾萬元,“等了又等”,樓價仍然高位,故已打消置業打算,寧願暫時租屋住。畢竟位於氹仔的兩房一廳,租金約五千元,約佔收入的七分之一;倘若現時買樓,供樓負擔一定超過收入的一半,起居飲食樣樣都要錢,加上現時仍在讀碩士,學費一年又要數萬元。再者婚後亦有計劃生小孩,開支必然更大,“揹樓”壓力太沉重,置業根本等同與優質生活劃上句號。

除了新婚需要外,照顧年長家人生活亦是中產負擔之一。從事銀行工作,月入逾萬元的阿芳,一家五口多年來均居住在唐樓,由於家中長者開始行動不便,上落五層高大廈不大可能,近年經已深居簡出,如非必要都不出門。阿芳希望為家人提供更好的生活環境,最起碼可以換有電梯的大廈。但現時樓價太高,以她未婚一人之力,實在難以負擔樓價,加上本澳現時三十年樓齡大廈都要百幾二百萬,建築質量又不太理想,沒有任何配套,實在“買唔落手”。
  目錄
下載區